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

解释: ◎ 百足:虫名,躯干计二十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僵:肢体僵硬不能活动。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 ◎ 三国·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故语曰:‘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’,以扶之者众也。此言虽小,可以譬大。” ◎ 又道是~,跌扑不多时,转眼就高官大禄,仍旧贵显。 ◎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九引证解释: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。 三国 魏 曹冏 《六代论》 :“故语曰:‘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’,扶之者众也。此言虽小,可以譬大。” 《 初刻拍案惊奇 》 卷二九:“又道是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,跃扑不多时,转眼就高官大禄,仍旧贵显。”亦省作“ 百足不僵 ”。 章炳麟 《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》 :“即观今时 缅甸 ,已併於 英 ,而本邦土司,以弹丸黑子之地,犹足自保,非人自为守、百足不僵之势耶!”参见“ 百足之虫 ”。

bǎi zú zhī chóng,zhì sǐ bù jiāng ㄅㄞˇ ㄗㄨˊ ㄓㄧ ㄔㄨㄙˊ,ㄓㄧˋ ㄙˇ ㄅㄨˋ ㄐㄧ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