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串子

引证解释: 1. 穿铜钱的绳子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《中国通史》 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朝廷所藏的钱,积累到好几百万万,钱串子烂了,散钱无法计算。” 《十月》 1981年第3期:“蓑衣草两股,绞成细绳,过去是穿制钱用的,所以叫做钱串子。” 2. 比喻过分看重金钱的。如:钱串子脑袋。 3. 节肢动物。又名钱龙。身长一寸到二寸,由许多环节构成,每个环节有一对细长的脚,触角很长,生活在墙角、石缝等潮湿的地方,吃小虫。 《人民文学》 1978年第12期:“‘一个钱串子!’ 梁遐 在门边叫了一声。果然一条许多只脚的棕黄色虫子在地板上爬过来,爬得很快。”

qián chuàn zǐ ㄑㄧㄢˊ ㄔㄨㄢˋ ㄗㄧ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