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

同义词: 华夏 中原解释: ◎ 中国 Zhōngguó [China] 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,以为居天下之中,故称中国。后成为我国的专称。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。面积9600000平方公里,人口12亿(1994),首都北京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◎ 中国 zhōngguó (1) [Central] ∶指中原地区 与中国抗衡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(2) 又 驱中国士众。 将中国人。 (3) [capital] ∶京城 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引证解释: 1. 上古时代,我国 华夏 族建国于 黄河 流域一带,以为居天下之中,故称中国,而把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。后泛指中原地区。 《 诗· 小雅·六月序》 :“ 《小雅》 尽废,则四夷交侵,中国微矣。” 《 庄子 ·田子方》 :“吾闻中国之君子,明乎礼义而陋於知人心。” 《 韩非子 ·孤愤》 :“夫 越 虽国富兵强,中国之主皆知无益於己也。” 汉 桓宽 《 盐铁论 ·申韩》 :“大 河 之始决於 瓠子 也,涓涓尔,及其卒,泛滥为中国害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 世说新语 ·言语》 :“ 江 左地促,不如中国。” 宋 惠洪 《 冷斋夜话 ·岭外梅花》 :“岭外梅花与中国异,其花几类桃花之色,而唇红香著。” 清 叶廷琯 《吹网录·柳边纪略》 :“泉甘土肥,物产如参貂,非中国有。” 2. 指生长、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。 《 晋书 ·宣帝纪》 :“ 吴 以中国不习水战,故敢散居 东关 。” 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阮籍知母而不知父》 :“夫 籍 中国也,而与夷狄无异。” 《 宋史 ·岳飞传》 :“ 金 人所以立 刘豫 於 河 南,盖欲荼毒中原,以中国攻中国。” 3. 犹国家,朝廷。 《 礼记 ·檀弓》 :“今之大夫交政於中国,虽欲勿哭,焉得而弗哭。” 《 汉书 ·西南夷传》 :“即以为不毛之地,亡用之民,圣王不以劳中国,宜罢郡,放弃其民,絶其王侯勿復通。” 宋 叶适 《上光宗皇帝札子》 :“以为中国全盛,而当思维持保守。” 4. 京师。 《 诗· 大雅·民劳》 :“惠此中国,以绥四方。” 毛 传:“中国,京师也。” 《 史记 ·五帝本纪》 :“夫而后之中国,践天子位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刘熙 曰:“帝王所都为中,故曰中国。” 唐 李贺 《李凭箜篌引》 :“ 江娥 啼竹素女怨, 李凭 中国弹箜篌。” 方世举 注:“中国,作都中解。” 5. 我国的专称。 清 林则徐 《拟谕英吉利国王檄》 :“ 中国 所行於外国者,无一非利人之物。” 毛泽东 《纪念孙中山先生》 :“ 中国 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。” 6. 指 恒河 中流一带的 中印度 ,佛教徒译称 中国 。参阅 晋 法显 《 佛国记 》 。

zhōng guó ㄓㄨㄙ ㄍㄨㄛ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