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斗

解释: ◎ 北斗,北斗七星 Běidǒu,Běidǒuqīxīng [Big]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,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(或勺)形。七颗星名是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和摇光。前四颗称斗魁”,又名璇玑”;后三颗称斗柄”,又名玉衡”。此七星即大熊座α、β、γ、δ、ε、ζ和η,除天权(δ)是三等星以外,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。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引证解释: 1. 指北斗星。 《春秋·文公十四年》 :“秋七月,有星孛入于北斗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《夜夜曲》 :“河汉纵且横,北斗横復直。” 清 黄遵宪 《早行》 诗:“东方欲明未明色,北斗三点两点星。” 2. 指北斗之神。 汉 刘向 《九叹·远逝》 :“北斗为我折中兮,太一为余听之。” 3. 北斗七星排列成斗勺形,因以喻酒器。 《 楚辞 ·九歌·东君》 :“操余弧兮反沦降,援北斗兮酌桂浆。” 洪兴祖 补注:“此以北斗喻酒器者,大之也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庆寿》 :“乐奏 《南薰》 ,尊倾北斗宴昇平。” 清 曹寅 《廊前玉兰》 诗:“却傍青霄惭槖笔,谁倾北斗浥琼枝。” 4. 《 晋书 ·天文志上》 :“北斗七星在太微北……斗为人君之象,号令之主也。”后因以喻帝王。 明 梅鼎祚 《玉合记·宸游》 :“愿陛下永固 南山 ,亿万岁遥承露掌;祈海内常依北斗,三千界尽上春臺。” 5. 《 新唐书 ·韩愈传赞》 :“自 愈 没,其学盛行,学者仰之如 泰山 北斗。”后用以喻受人景仰。 清 管同 《祭檀默斋明府文》 :“君身黄泉,君名北斗。” 6. 指所景仰之人。 陈毅 《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》 诗:“众星何灿烂,北斗住 延安 。” 7. 谓二十八宿中的斗宿,为北方玄武七宿之首。 《 诗· 小雅·大东》 :“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” 朱熹 集传:“箕、斗二星,以夏秋之间见於南方。云北斗者,以其在箕之北也。” 宋 孙奕 《履斋示儿编·正误二·东壁东井南箕北斗》 :“二十八宿以四方为名者,唯井、壁、箕、斗四星而已……箕、斗是人日用之器,相对而言,箕在南而斗在北,故曰南箕、北斗也。” 8. 冠名。 明 谢肇淛 《 五杂俎 ·物部四》 :“北斗,道冠也。” 9. 杂志名。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机关刊物之一,1931年9月在 上海 创刊, 丁玲 主编,月刊。1932年7月被国民党政府查禁停刊,共出八期。

běi dǒu ㄅㄟˇ ㄉㄡ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