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憎

解释: ◎ 爱憎 àizēng [love] 爱和恨引证解释: 1. 犹好恶。 《 韩非子 ·说难》 :“故 弥子 之行未变於初也,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,爱憎之变也。” 唐 元稹 《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》 :“投分多然诺,忘言少爱憎。” 《 明史 ·李默传》 :“然性褊浅,用爱憎为轩輊。” 巴金 《忆鲁迅先生》 :“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,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。” 2. 指谗佞之人。谓只凭爱憎而无是非,故称。 《 南史 ·任昉传》 :“ 齐明帝 深加器异,欲大相擢引,为爱憎所白,乃除太子步兵校尉,掌东宫书记。” 《 资治通鉴 ·魏明帝太和六年》 :“﹝ 虞翻 ﹞欲諫不敢,作表以示 吕岱 , 岱 不报。为爱憎所白,復徙 苍梧 猛陵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谗佞之人,有爱有憎,而无公是非,故谓之爱憎。” 3. 谓憎恨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献帝纪一》 :“﹝ 董卓 ﹞刑罚残酷,爱憎相害,寃死者数千人。”

ài zēng ㄞˋ ㄗ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