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足

解释: ◎ 自足 zìzú (1) [self-satisfied] ∶自我满足 (2) [be] ∶自己觉得满意引证解释: 1. 自满。 晋 陆机 《文赋》 :“恒遗恨以终篇,岂怀盈而自足。” 明 宋濂 《燕书》 之九:“君勿自足,自足则骄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<木刻纪程>小引》 :“因为倘没有鼓励切磋,恐怕也很容易陷于自足。” 2. 自觉满意,不侈求。 晋 王羲之 《三月三日兰亭诗序》 :“当其欣於所遇,暂得於己,快然自足。” 唐 朱庆馀 《行路难》 诗:“人心不自足,公道为谁平?” 明 方孝孺 《慈行轩记》 :“无求而自足,无媿而自适。” 3. 自给自足。 《 列子 ·黄帝》 :“不施不惠,而物自足。” 宋 曾巩 《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》 :“其在 开封 ,衣食常不自足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偶来》 诗:“赤米白盐犹自足,青山緑野故无求。”

zì zú ㄗㄧˋ ㄗㄨ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