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市

解释: ◎ 马市 mǎshì [horse] 以金帛或茶、盐同边区民族换马的地方引证解释: 1. 马匹贸易市场。 《 北史 ·高谦之传》 :“先是有人囊盛瓦砾,指作钱物,诈市人马,因而逃去。詔令追捕,必得以闻。 谦之 乃伪枷一囚,立於马市,宣言是前诈市马贼,今欲刑之。” 2. 封建王朝以金帛盐茶同边彊少数民族换马的互市。始于 唐 。 玄宗 时,许 突厥 用马匹交换金帛。 宋 仍 唐 制,多用茶叶交换马匹, 明 永乐 年间设 辽东 马市三处; 正统 间,设 大同 马市,中官 王振 裁马价,发生兵争,招致 土木 之变; 嘉靖 年间,又开 大同 、 陕边 、 宣镇 等处马市。 清 雍正 年间停止。 《 明史 ·兵志四》 :“马市者,始 永乐 间, 辽东 设市三,二在 开原 ,一在 广寧 ,各去城四十里。” 清 陈梦雷 《杨椒山先生祠》 诗:“衅开马市英魂恨,庙焕 瀛洲 俎豆香。”参阅 《 新唐书 ·突厥传下》 、 《 宋史 ·食货志下六》 。 3. 借指外寇。 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忠佞异议》 :“他按兵不举,交通马市,叛逆显然。”

mǎ shì ㄇㄚˇ ㄕㄧˋ